繁體版 | English

齐抓共管 打造文明施工区

       ――三峡工程创建文明施工区综述
□ 本报记者 彭业华

  三峡工程是世界超级工程。施工区怎么布置安排,对三峡工程管理者来说,这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。经过10年来的建设,三峡施工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到三峡工地参观的人说,坝区像个大花园。
     秩序井然 源于管理
  到过三峡坝区的人,大多留下了这样的印象:“很美,一点也不像大型工程施工区,简直像个大花园。”
  当你进入三峡坝区,必须经过由武警值班守卫的岗哨。这是封闭管理的“一级封闭”,范围是三峡坝区15.28平方公里。这15.28平方公里全部用围墙和铁丝网围住,仅在相关部位开有通道;“二级封闭”是对车辆和行人实行控制,进出三峡坝区有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,和施工相关的车辆、人员由三峡总公司保卫处发给出入证件;“三级封闭”是指施工单位在各自的施工部位进行封闭管理。这三级封闭管理构成了三峡坝区封闭管理的基础。
  三峡坝区实施封闭管理,是确保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的必要条件。除了安全保障外,三峡建设者追求着更高的目标:三峡坝区要创全国文明工区。三峡工区共有19个小区,施工队伍有23个。各小区、各施工队伍管理一度不很规范,乱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,外来人员多而且复杂。要创全国文明工区,就得先创文明生活小区。三峡坝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同志们和施工单位负责人一起,把创文明生活小区和施工建设提到一个相同的高度来认识。他们对所有的房屋都编号建档居住人员,把照片输入微机存档。人员管理好了,建房也规范了,脏乱差现象也改变了,三峡坝区生活小区管理终于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中探索出一条新路,这条经验后来被推广到整个三峡坝区。2000年,19小区被评为全省文明工区。
   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:为工程施工创造环境
  三峡工程是我国特大型重点工程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决定了三峡坝区实行“业主为主,地方配合”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。这种“三峡模式”,旨在减少管理层次,提高办事效率,分工协作,相互配合,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。三峡总公司和宜昌市委、市政府从三峡工程开工伊始,就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摆在重要位置。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,已摸索出一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协调机制:
  建立了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。在工程建设项目上,实行业主负责制、招标投标制、合同管理制、工程监理制;在社会行政管理上,实行以“业主为主,地方配合”,三峡总公司在工程管理系列上设置坝区管理部 ,在施工期间履行坝区管理的职能;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,实行“属地管理”原则。宜昌市委、市政府为支持服务工程建设,有效地配合三峡总公司对坝区进行管理,成立了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,作为市政府在坝区的派驻机构,配合三峡总公司在坝区管理中行使需用政府行为、执法行为解决的职能。
  完善了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。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“属地管理”原则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“谁主管,谁负责”的原则。加强组织建设,建立健全机构;三峡总公司、宜昌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召开1至2次工作例会,研究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及坝区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;成立宜昌市三峡坝区工委政法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坝区及周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协调;宜昌市三峡工委配合坝区管理部共同协商处理坝区事务,加强对派驻坝区的市直单位及周边四镇的领导。
  形成了综合治理的工作网络。三峡坝区形成了以综治领导小组为主导,以参建单位为主体,以政法公安部门为主力,坝区内外结合,企地密切配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。无论单位领导怎么变,抓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变;无论治安形势怎么变,抓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心不变;无论综合治理工作内容怎么变,抓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不变。
  健全了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。三峡坝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,坚持贯彻落实“打防结合,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和基层基础工作,把思想认识、工作重点、警力配置、经费投入、考核奖惩等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上来,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。
  营造了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,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,营造良好的办公、生活环境。从1997年开始,三峡坝区就着手抓文明工区创建工作,把整个坝区划分为5个施工区,15个办公生活区和98个创建单位,按照“高起点、上水平、创特色、争一流”的要求,制定了三峡坝区安全文明小区(单位)达标实施细则,每年组织检查考评验收。
  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。三峡坝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为的是确保三峡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。一是始终坚持严打整治斗争。坚持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的方针,坚持严打整治斗争和专项重点整治相结合,把维护社会稳定,为三峡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,当作工程业主单位、地方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。二是确保重点要害部位和重大警卫保卫任务绝对安全。三峡坝区实行封闭式管理,对重点施工区实行局部再封闭,行人车辆凭 证通行。三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。三峡工程各建设单位按照“谁主管,谁负责”的原则,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单位内部,解决在萌芽状态,不上交矛盾,不把矛盾推向社会。三峡坝区综治办加大协调力度,一月一次排查不稳定因素,确保了坝区内外维护稳定工作信息畅通。这些年来,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,没有发生影响三峡工程建设的群体性事件,保障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。
  从1997年起,三峡总公司和宜昌市委、市政府在坝区每年召开一次企地共建工作联席会和总结表彰会,先后下发了《三峡工程坝区和对外专用公路交通管理规定》48号令、《三峡工程施工区治安保卫工作暂行办法》82号令和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工程坝区治安管理的通告》。本着维护稳定,促进发展,创造环境,保障工程的指导思想,加强企地紧密合作,注重社会效益办实事,多渠道安置移民就业,营造了良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,其经验在湖北省和全国企地共建会议上推广。
  三峡工程开工后,一道红线将15.28平方公里的施工现场封闭,在空间上隔开了施工企业与地方的联系,却隔不断建设者与广大群众的鱼水深情。三峡工程各施工企业利用其雄厚实力,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,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。从1997年开始,连续几年开展工民、军民、警民共建,把多项共建活动归总到企地共建活动上来。三峡总公司和宜昌市三峡工委组织46个参建单位、22个市直派驻坝区单位分别与周边四镇14个村结成共建对子,订公约,签协议,明确共建双方的责任和义务。参建单位充分利用人才、技术、资金和设备等优势,帮助当地移民镇村发展经济,把好事办好,把实事办实。据不完全统计,三峡工程参建单位投资近2000多万元,为坝区周边移民村修路11000多米,援助移民村建农贸市场6个,改造良田420亩,植大树3000多棵。投资100多万元为三峡中学、三峡小学改善教学环境,添置教学设备,对8所学校贫困生捐资助学100多万元。如:三七八联营总公司、青云公司在施工任务紧张、经费有限的情况下,投资近十万元为夷陵区乐天溪镇下岸村、陈家冲小学修水泥路;武警水电部队三支队投资二万元为瓦窑坪村修通了五百米便民路,交通武警五支队支持三峡小学办起了少年军校,增强学生国防意识;水电八局等五个单位为瓦窑坪村兴建物资集贸市场;通航局、三峡总公司实业公司等五个单位为朱家湾村铺设水泥路面。
  坝区周边四镇近几年来立足抓教育,创环境,抓整改,保后勤,三峡工 程建设外部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。周边镇村确定专人或专班抓企地共建工作,对移民群众进行三峡工程教育、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,淡化移民意识,提高公民素质。
  三峡工程施工区正在向着国家级文明施工区迈进。 

发布日期:2003年12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