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版 | English

长江电力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向成本要效益

  本网讯(徐鑫波 报道)2013年,面对长江上游来水较上年偏枯17.91%的不利局面,长江电力除了在优化调度、精益生产上挖潜效益外,在内部管理、成本控制上下足功夫,通过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和成本定额,提升成本效益,内部管理跃上新台阶。
  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(CBMS),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。2013年是长江电力CBMS系统全面应用和优化的一年,以实现“全员参与、全业务覆盖、全过程控制”为目标,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。一是开发预算系统在线审批功能,实现预算“申报—审批—下达”的全流程系统控制。同时,根据预算事项管理权限的不同设定系统审批流程,满足预算管理的个性化需求,提高管理效率。二是优化完善eKPI展示功能,构建了即时分析展现模板,实现预算管理报告的即时反映和展示。在公司经营活动分析会上,实现分析界面即时展示、多维度灵活分析和数据深度钻取等功能,提高与会效率和质量,丰富管理手段。三是配合ePMS系统改造,启动了业务系统中的预算控制功能设计和开发,提升预算的业务控制功能。通过预算控制功能的完善,实现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的互动结合和预算管理的闭环控制,实现成本支出的资金精细化管理,促进公司资金管理的科学、合理,为降低全年融资成本奠定基础。
  成本定额植入系统,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、规范化。长江电力于2012年完成了成本费用定额管理体系构建工作,年底发布了成本定额管理办法和成本定额目录,明确成本定额责任体系,全面安排了成本定额的管理流程。2013年通过在业务系统中定制模板,把全部定额植入到业务系统中,通过业务系统读取基础数据或者由预算人员填报业务量,自动计算年度预算定额,实现了定额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、智能化的紧密结合。
  完善预算管理体系,夯实成本管理基础。长江电力以《长江电力预算管理办法》为基础,出台《预算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》,完善《预算管理考核细则》,由粗到细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。由下至上形成了预算执行单位、预算管理委员会(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)和总经理办公会的三级预算管理组织体系,明确了各业务层级的具体人员名单以及相应的预算管理责任。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架构网络,使每一项具体业务都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。由上至下完善组织体系,做到全员参与,责任到人。
  通过丰富成本管理手段,强化成本控制力度等有效措施,长江电力2013年全年电力生产成本控制在预算的95%以内;可控成本同比下降21%,“三公经费”同比下降20%,为效益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,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未来,长江电力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广泛推行、成本定额标准的严格执行和资金的科学调度等多种手段,持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,保证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。

发布日期:2014年02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