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版 | English

长江电力提前完成640亿年度发电目标


长江电力提前完成640亿年度发电目标


  本报讯(记者 王波 特约记者 赵蕊 姚蓉 宋汉生 贺艳霞 刘文胜)12月19日24时,三峡-葛洲坝梯级枢纽2005年发电总量达到640.57亿度。长江电力提前12天完成年度发电任务。

  据悉,国家下达年度的发电计划为618亿度,三峡总公司年中工作会上,提出了确保640亿千瓦时和力争660亿千瓦时的年度发电目标。

  进入8月份,持续近3周超过3万流量的来水更使电力生产者们忧心,与去年同期相比,机组水头差近3米,足足比计划少发2.4亿千瓦时。流量过多或过少对水电站机组发电都不利。以葛洲坝电厂为例,1.6至2.3万秒立米的流量对机组发电最有利,如果流量再大就会造成水头不足而影响发电。进入10月份以后,长江来水又急转直下,流量迅速降低,11月份来水比去年同期约少11%,12月份也比去年同期少15%。发电形势陡然变得严峻起来。尽管完成年度发电目标的压力不断增大,但长江电力人始终没有放弃。在三峡总公司年中工作会议后,他们将压力层层传递,组织再动员,开展了以“奋战百日,力争660亿”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。他们通过加强科学管理,开展劳动竞赛,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,最大程度地挖掘机组发电潜力,一方水一方水地节约,坚毅地向发电目标前进。

  所有管理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人身上。“640”目标比国家考核目标“618”多了22亿千瓦时,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近三倍的年发电量,实现这个目标本身就充满了挑战。长江电力只有广泛发动员工,努力营造人人为节水增发电做贡献的良好氛围。

  三峡电厂与葛洲坝电厂分别以值为单位,实行小指标考核,每月在安全例会上公布月考评结果。考评内容包括机组增容超发、运行操作、设备巡检、水头设置等方面,甚至具体到每项操作任务的完成情况,员工每天的工作情况,如操作项数、办理工单数等,在运行主任的电脑屏幕上均可一目了然。而两厂领导和运行部门负责人,更是以身作则,长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,做到每个倒班值都有领导在现场解决问题。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全体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为使机组始终处于最优工况下运行,运行人员对运行设备进行勤检查、勤操作、勤调整,有时在一周内,调整水头达80余次,尽可能使机组达到多发、满发。

  经过全员努力,长江电力终于提前完成年度发电任务,而且年度超发10亿电量已成定局。

  三峡电厂、葛洲坝电厂均具有丰? 坏拇笮退?缯竟芾砭?椤C媪傺暇?的发电形势,别无他途,只有向管理要电量。依托国内独树一帜的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(ePMS),长江电力推行了生产管理标准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。进入枯水期后,又不失时机地结合主题劳动竞赛的开展,在水情预报、水位控制、机组出力控制等环节推行精细化管理。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奖励办法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用好每一方水,发好每一度电。

  三峡电厂加大对开停机成功率的考核力度,大大提高了开停机的成功率,机组从备用到并网仅需要3分钟。运行部门还针对新投产机组的不稳定性,全面推行定周期、定角色、定分析方法的诊断运行方式,改变传统的巡回例行检查方式,而是带着“诊断”意识注重检查过程中的理论分析,由此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。

  葛洲坝电厂以机组增容改造科研成果为依据,在汛期水量大的时候,科学设置水头,适当出力运行;与调度管理和检修单位沟通协调,合理安排运行方式,将停机消缺安排在夜间负荷低谷进行;全厂员工集思广益,千方百计增发电量,对监控系统的调节死区进行了调整,完善AGC微调功能,提高AGC调节精度,由此全厂每天增加发电量20万千瓦时;对LCU控制流程进行优化,缩短开、停机时间,确保开关、刀闸操作一次成功,由此又增发电量25万千瓦时。检修厂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,密切监视上游来水和机组拦污栅压差,及时对上游漂浮物进行清理,降低机组压差,减少发电水头损失;做好机组及枢纽主设备、设施的巡检和消缺工作,及时发现、处理重大缺陷,全力以赴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。

  在入库流量逐渐减小的自然条件下,对梯级电站冲刺年度发电任务来说,每一方水更显得异常宝贵。依据调度规程,三峡-葛洲坝梯级水库在枯水期要实行出入库平衡调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用好每一方水,充分挖掘可利用条件,是梯级枢纽达到最大发电量的关键。

  此时,梯调通信中心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开展工作,即长时效(约3-5天)的降水预报、精确的流量预报,以及在控制范围内的一部分可调节三峡库容。为了发挥好水库调度在抢发电量工作中的能动优势,水调人员细心计算、大胆实践,摸索出了以下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。如果预期入库流量为平或落,按不超过当前139米上限为原则尽量保持较高三峡库水位,使三峡电站可以在138.5米这样的高水头以较大负荷运行,其下泻流量亦可用于葛洲坝发电。如果预期会有一次来水过程,那么根据预计来水时间,并且通过密切 监视上游遥测站流量变化情况,水调人预先加大三峡水库的下泻流量,在增加葛洲坝电站出力的同时又拉低了三峡库水位,而腾出的这部分库容用来装预期来水,当来水过程结束以后再次恢复三峡高水位运行。如此往复,水库调度人员依据来水情况,通过增加对三峡-葛洲坝梯级枢纽的调节频率,反复利用库容,不浪费一方水,保证了高水能利用率,使两座电站的发电量总合始终保持最大。

  11月20日,三峡库区喜降大雨,流量由8200M3/S增加到10600M3/S。由于预报准确,三峡-葛洲坝枢纽电站根据调度命令及时增开机组,梯级电站在这一次抢水保发电过程中,日发电量超过2亿度。

  长江电力麾下四个单位,三峡电厂与葛洲坝电厂负责发电,是生产单位;检修厂负责设备检修、维护,是保障单位;梯调中心负责指挥调度,是组织和计划单位。“640”既是宏伟又是一个高难度的目标,考验着四个兄弟单位能否密切配合,和谐合作。好比四个人在舞台上合跳一支舞,只有配合密切、合作和谐才会赢得掌声和鲜花。对于长江电力四家兄弟单位面对困难、通力合作的精神,三峡梯调通信中心主任袁杰颇为感叹。作为发电组织和计划单位,梯调关心的是如何使各种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优化组合,从而根据来水情况,使机组发挥最大效益。检修厂作为保障单位,日常工作便是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,确保设备随时能够投入使用,并确保设备稳定健康安全运行。生产单位三峡电厂与葛洲坝电厂,则根据梯调中心的安排,及时调整机组运行方式,同时密切监视机组和其他水工设施的运行工况,一旦出现问题,及时有效地处理。9月下旬,三峡梯调中心接到国家调度中心命令,三峡水库定于10月1日由135米蓄水到139米。三峡梯调中心根据当时来水情况,做出了蓄水计划,准备减少葛洲坝电厂的负荷,同时安排三峡电厂机组进行检修。本来,计划已经报给国家调度中心,三峡电厂、葛洲坝电厂、检修厂也开始着手进行减负荷和检修的准备工作。月底,水调值班人员突然报告,预测9月29日左右将有一股较大流量入库。三峡梯调通信中心马上向国家调度中心提出调整计划,由原来减少机组负荷进行蓄水变为尽可能发电与蓄水同时进行。为此,原先已经安排检修的三峡机组只作简单处理后就投入运行,葛洲坝电厂原计划压缩3台机组出力也即刻调整为全部机组投入运行。通过这一次对两水坝间反调节库容的成功调度,长江电力增发电量约5700万千瓦时,赢得了蓄水、发电“双赢”的可喜成绩。

  四人共舞,要舞得漂亮,难? 绕母摺5?窘枞瘸赖拇匆嫡呔?瘢?窘柘冉?的科学管理,四“兄弟”自公司上市两年来,多次同台共舞,一次次捧出了另业内瞩目的骄人业绩,从而为长江电力在资本市场荣登“中国十佳上市公司”之首、获选“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20强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 

发布日期:2005年12月23日